「DIFF+」假病毒技术平台|基孔肯雅热抗体检测与药物筛选 一体化解决方案-自主发布-资讯-生物在线

「DIFF+」假病毒技术平台|基孔肯雅热抗体检测与药物筛选 一体化解决方案

作者:浙江迪福润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暂无发布时间 (访问量:1098)

基孔肯雅热疫情突袭

近期,广东佛山出现一起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疫情。截至7月20日,佛山全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285例。

信息来源:南方都市报

 

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V)引起,通过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各年龄段人群都有可能感染发病。健康人被带毒蚊子叮咬后,病毒将在人体内潜伏1到12天,一般为3到7天。

病毒通过受感染蚊虫叮咬侵入人体后,启动皮肤感染阶段(图1)。首先感染皮肤驻留细胞,包括:真皮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间充质基质细胞、朗格汉斯细胞等并在这些细胞内完成初期复制。后续病毒扩散至全身从而出现病症(图2)。

图1.基孔肯雅病毒感染机制:皮肤感染阶段

图2.基孔肯雅病毒感染机制:全身扩散与症状演变

急性期(发病后0-10天):典型表现为突发高热(39℃以上)、剧烈关节痛和皮疹。关节疼痛呈对称性,主要累及腕、踝和指间关节,严重时导致活动障碍,约80%患者因此无法完成日常活动。皮疹通常在发热后2-5天出现,多为斑丘疹(图3),先见于躯干后蔓延至四肢。此期常伴肌痛、头痛、恶心和极度乏力,部分患者出现淋巴结肿大。

慢性期(>3个月):约30-40%患者发展为慢性基孔肯雅关节炎(图4),症状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腕关节和踝关节最常受累,影像学可见关节侵蚀性改变,类似类风湿关节炎。老年患者、 HLA-B27阳性者及存在基础关节疾病者更易迁延为慢性。

图3.急性感染期出现斑丘疹

图4.慢性基孔肯雅关节炎

 

尽管基孔肯雅病毒已在多地区呈地方性流行,但目前国内尚无已上市可用疫苗。

 

迪福润丝生物助力基孔肯雅热病毒(CHIKV)创新药研发,提供整合型解决方案

基孔肯雅热病毒中和抗体检测

迪福润丝生物提供基于CPE法的中和抗体检测服务(图5),该检测方法灵敏度高、检测迅速,并且该实验方法的特异性、重复性均能满足中和实验的要求,适用于高通量样本的检测。

图5. 基孔肯雅热假病毒中和抗体检测流程图

Created with biorender.com 

服务内容

表2.CHIKV血清中和抗体检测服务

针对基孔肯雅热病毒蛋白酶抑制剂筛选

新型基孔肯雅热病毒蛋白酶抑制剂的发现对于抗基孔肯雅热病毒药物研发至关重要,蛋白酶抑制剂靶点nsP2半胱氨酸蛋白酶在大量化合物中寻找CHIKV蛋白酶抑制剂的过程中,行业急需一种可实现无需活病毒参与的细胞水平的正向筛选方式,以助力新药研发。

由迪福润丝生物独家开发的蛋白酶抑制剂筛选系统,可在细胞水平直接模拟病毒自然感染过程,杜绝漏筛和假阳性等情况。我们以检测和筛选SARS—COV—2药物为例,展示迪福润丝生物开发的蛋白酶抑制剂筛选系统的一系列优势:

1)最简便

肉眼观测

DIFF蛋白酶抑制剂筛选系统可通过肉眼直接观察药物反应的荧光变化(图6),进行定性判断。

图6. SARS—COV—2阳性药物GC376添加不同浓度SARS—COV—2的3CL蛋白酶抑制剂后24h,48h,72h细胞GFP表达情况

2)最准确

原理可靠

本系统基于特制质粒的共表达机制,以SARS—COV—2为例,结合重组绿色荧光蛋白(rGFP)和SARS—COV—23CL蛋白酶。在该系统中,rGFP序列中嵌入了3CL蛋白酶的特异性切割位点。当3CL蛋白酶功能正常时,会特异性裂解rGFP,导致其荧光功能丧失,荧光强度减弱。相反,当抑制剂有效抑制了3CL蛋白酶的活性时,rGFP无法被切割,维持其完整性并正常发出荧光,荧光强度增强(图7)。药物有效性与荧光强度成正相关,是一种更直观的正向筛选方式。

图7. DIFF蛋白酶抑制剂筛选系统原理图

结果准确

系统实验结果与真病毒检测结果高度一致。使用活病毒进行检测,GC376的IC50值为4.69μM;而采用DIFF筛选系统,IC50值为6.44μM,两种方法测得的IC50值高度相近(图8)。

图8. 使用活病毒和DIFF筛选系统测得的IC50值

图9. 添加不同浓度SARS—COV—2蛋白酶抑制剂72h后荧光检测值

3)可进行高通量筛选

系统检测的荧光值低而信噪比好,可联合现有药物库,一周即可筛选1-10万个基孔肯雅热病毒药物候选化合物,快速锁定有效药物(图10)。

图10. 高通量筛选操作示意图

 

参考文献:

1. Burt FJ, Chen W, Miner JJ, et al. Chikungunya virus: an update on the b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this emerging pathogen. Lancet Infect Dis. 2017 Apr;17(4):e107-e117.

 

2. Bartholomeeusen K, Daniel M, LaBeaud DA, et al. Chikungunya fever. Nat Rev Dis Primers. 2023 Apr 6;9(1):17.

 

3. Cherian N, Bettis A, Deol A, et al.Strategic considerations on developing a CHIKV vaccine and ensuring equitable access for countries in need. NPJ Vaccines. 2023 Aug 18;8(1):123.

4. Stumpf MM, Brunetti T, Davenport BJ, et al. Deep mutationally scanned CHIKV E3/E2 virus library maps viral amino acid preferences and predicts viral escape mutants of neutralizing CHIKV antibodies. J Virol. 2025 Apr 15;99(4):e0008125.

 

5.基孔肯雅热急诊诊疗与防控策略:急诊医生实战手册(2025最新版)

浙江迪福润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商家主页

地 址: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长河街道滨安路688号2幢C楼6层601室

联系人: 石经理

电 话: 0571-86076603

传 真: 0571-87387013

Email:op@diff-biotech.com

相关咨询
ADVERTISEMENT